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2|回复: 24

以儒反儒,可乎?亲近原典,拥抱现实,走学术化与艺术化相结合的道路

[复制链接]

36

主题

370

回帖

90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905
发表于 2024-11-27 19: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西小流 于 2024-11-27 19:17 编辑

以儒反儒,可乎?亲近原典,拥抱现实,走学术化与艺术化相结合的道路

红袖有个网友,自崇所信,写了一篇文章,分析论语中的一章《子路侍坐》,一番分析之后,说曾皙是伪君子。这样一个名篇,一经分析,就推翻了历代的定论,可谓语出惊人。但那不过是一个猜想,作为一个观点说说,是没问题的,但要以此推翻前人的理解,就有点儿莽撞了。重要的是,伪君子是一个儒家概念,君子与伪君子,都是儒家概念,如果站在反儒家的立场上,却依然用儒家概念,这样做,可以么?(注,在《为学》里有一句话: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是说孔子的学问,通过并不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而曾皙,是曾参的父亲,两者是父子关系。)

好在,经过讨论,自崇改了题目,至于观点,各自持有即可。

持有反儒立场的,还有不少位,比如砖家和老K,基本上持否定儒家的立场,但是,但是哈,两位以及铁皮,因为以前写小说的关系,彼此之间比较熟识的缘故,就在回帖里站队。虽然说是游戏之作,不必当真,但是如果当真的话,那就是费孝通所谓的“差序格局”,是儒家伦理中的同心圆结构。自己人么,抱团,其他人么,就是外人。

嘿嘿嘿,看到么,嘴上反儒,可是行为呢?依然是儒家的那一套么,这个没有办法的,这是潜意识在起作用。其实这件事,介意和不介意都可以,和老K已经达成和解,但是砖家却不认这壶酒钱,他不认可自己的行为是儒家的差序格局,是啊,可以不认,可以否认。上网么,游戏而已,灌灌水,大家热闹一下而已,何必认真呢?

认真的人,可不止一位,比如老K品评星陈的小说,只说到形式和内容的侧重问题,就惹到了星陈,惹得人家很不高兴,一场大战一触即发。试问,原因何在?

其实老K对小说的拆解,尤其是名著,那是一流的功夫,很见功力,看了收获很大。主要还是因为老K是一位创作型选手,其实砖家也是,包括铁皮。写小说,读小说,拆解名著,那是为了向大师学习,借鉴,不断精进,提升境界,能看到老K的努力,这个没有问题。

但是,还是要说到但是,但是老K们的问题是,离原典太远,太隔膜,说熟悉也行,提到了都知道,但是没有上身,没有体会。

用一个常见的说法就是,碰到价值冲突的时候,有一句口头禅,都是你不对,都是他不对,而恰好我是对的。果真是这样的吗?既然都是对的,那怎么连续出现两次争议?

这说明分歧是永远存在的,大家的观点,仅仅是一种认知,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很简单,诉诸原典。就是找找历史上的看法,对这样的争议是如何处理的。

如何诉诸原典,其实需要走学术化的道路。

回到老K的拆解小说的系列,显然这属于随笔,或者创作谈之类,缺少一个评论的理论范式。如果有,基本上就上升为学术评论,如果没有,就是随笔。

注意,写小说,是一个手艺活,就是一种语言艺术的呈现,但是评论不是,评论不是手艺活,不是技术,而是进乎道的过程。

好比庖丁解牛,老K解小说,解的很利索,但是结果却是茫然无所知。比如玫瑰的名字、1984,解得就有些夹生。原因么,还是和对原典的理解有关系。

如何走学术化的道路,一般有两点,一是引用别人的理论,为己所用,一是创造自己的理论。引用别人的理论,比如童天一引用拉康的主体间性,拉康齐泽克主体间性。创造自己的理论,比如泪痕春雨评水浒,白道黑道无间道。

不学术,则不权威,不权威,则争议大。

比如老K强调短篇小说,形式的重要性要与内容齐平,四因说里就有形式因,语言分析哲学里,有语义学、语法学、语用学的分立,结合起来,创立一门小说形式学,是足够了。

形式,是小说的一个要素,其本身不成为内容,也就是小说内容,但是当形式本身的类型越来越多的时候,那关于形式的信息积累,就构成了小说形式的内容。好比禅宗不立文字,公案却最多,什么原因?因为公案就是方法,方法积累的多了,也就成了内容。

网络么,说了也就说了,聊了也就聊了,恼了也就恼了,好了也就好了。反对儒家也好,否定儒家也好,都是可以有的。

但是对原典的体会,莫要像砖家那样,连原典都要否定,原典就是原典,直接否定原典,不太明智。

多亲近原典,多拥抱现实,现实的面向如此之多,先入为主的以为现实不佳,都是你不对,都是他不对,是毫无意义的口头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420

回帖

111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1110
发表于 2024-11-27 19:26: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太喜欢参与这些烧脑的讨论,但是我对儒家的初步印象是:固步自封,有些迂腐,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937

回帖

2557

积分

版主

积分
2557

版主

发表于 2024-11-27 19: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370

回帖

90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90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7 19: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笑流沙 发表于 2024-11-27 19:26
我不太喜欢参与这些烧脑的讨论,但是我对儒家的初步印象是:固步自封,有些迂腐,嘿 ...

正常。

要么就不提儒家也罢,

就笼统说是传统文化吧。

传统文化也有精妙之处,

只是需要旁出一步,

向现代转型。

关键在旁出一步。

体会不深,走不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370

回帖

90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90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7 19: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砖家的问题是,

拍脑袋说话,

凭的都是印象。

但是印象并不靠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623

回帖

1625

积分

版主

积分
1625

版主

发表于 2024-11-27 19: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流同志最大的问题是不能跳出自我设定的圈子
可惜直到现在,小流同志连续发表多篇关于原典以及
由此观点来反驳砖家的观点,
也不过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仍然没跳出自我设定的圈子


大言差序格局,却自己也是其中一员也
砖家我何时反对差序格局了?这是无法反对的好吧。。。
就像你反对父母生了你。如何反对?
每个中国人只要出生在这块土地就天然地成为了儒家社会里的一员
这是想反也反不了的呀?

但凡中国人说话,按小流同志的理解
那他说的话就是儒家的话了,观点就是儒家的了? 有这种道理吗?
我们换一个角度讲,
生活在儒家社会,这并不代表儒家所有的一切都是对的,都是不能反驳的呀
当你年轻时觉得老一辈的很多言论已经过时,耳朵听,心里反对的时候
你就已经“反儒家”了呀。。。这个逻辑总是对的吧?
如果小流同志连这个都不承认,那就没有必要进行下一步的讨论了。

谈到这个差序格局,你自己何尝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进行评论吗?
何尝接受过别人观点耶?
儒家思想最大的问题就是在这里,只有观点却没有逻辑,因为儒家的观点都来自圣人,无法反对,
对于圣人是如何产生这些观点的,后人不应多问,也不敢多问,那就证明圣人的观点都是对的了?这又是什么逻辑?


你处处引用差序格局这四个字,
差序格局不过是费老先生自创的观点
他没有解释的是,这是中国的农业社会关系决定的
普通的现象比如说宗族,尤其南方,宗族现象十分严重,到了东北就没这回事。怎么的,东北人就不是中国人了?不儒家了吗?
这都是农业社会关系决定的呀。我们自古就是最大的农业社会,
而西方不是固定的农业社会关系
这是高中知识吧。。。。

最后,小流同志又说砖家我反对原典。。。
你别一天到晚胡球扯,我反对的是你,不是原典,我哪句话反对原典了?
我只是表达你过于专注原典是不合适的
因为你所专注的原典不一定真的是原典

你进而提出西方的原典是圣经。。。
说要读或理解西方的作品必须先读圣经。
我就想问你,这是谁教你的?
那我问你,读中国人的作品要先读中国的什么原典?
不读中国的这些原典,那么能不能读中国人的作品了?

你这些东西毫无逻辑可言,纯粹是自己一厢情愿式而已

退一万步讲
不以儒反儒,岂不是更会被你抓住把柄耶?


人家老K解读小说,本来就是一己之乐,读了几页书,有感而发,一个业余爱好者,仅此而已
你就给人家上升到必须要专业的地步 ?
关于老K评的那篇小说不算小说的事,你都理解错位了。。你就别评论了
你压根就不明白怎么回事。。。。
还搞出小说形式多的话也可以成为小说形式的内容这种言论来,
这种毫无逻辑的话,也只有小流这样的老道家学究想得出来。。。。
我不想笑话你,但你实在太可爱了。
你这些言论和原问题八百杆子也打不着。。。。

我劝你好好学习一下基本的逻辑学
从1+1=2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96

回帖

31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13
发表于 2024-11-27 20: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亲爱的小流,我想和你站一队。
老K和砖家这两个家伙顽固得很,合适用原典砸他们的头。
虽说这原典不好找 ,找到也不一定整得明白,但,亲爱的小流,我相信你。加油,千万别泄了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4

主题

88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0295

版主

发表于 2024-11-27 20: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突然想起这句话。人人的认知都是不同的,所以争论很正常。
很欣赏你们的学识之争,我这个吃瓜群众受益匪浅。
欢迎继续,给你们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937

回帖

2557

积分

版主

积分
2557

版主

发表于 2024-11-27 20: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流同志强调要读原典,这个论点是正确的,我支持的也。但是表述方式略有问题,所以引起了砖家同志的误会。论坛嘛,争议是好事。为什么要读原典呢,因为原典的本义,如果不亲自去读,而只是读注解,读名家注解,就会被带偏,你比如一部论语,从了解的角度讲,我们读读注解就行了,管他是哪一家,都读一读,兼听则明。但是,经典的注解是不是完美与完善呢,不见得,盖受其学识与历史局限也。关于中国古代经典,事实上,早就有古文学与今文学之分,先秦本来好好的古文学,但经过秦始皇焚书坑儒,很多原典灭失了,只能从老一辈的学者凭记忆写出来,在写出来或口授出来的过程中,错漏在所难免,与原典的差别就一定会存在。你比如离我们才两百年的一部红楼梦,在手抄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多个版本。你比如考古挖掘的老子道德经,就与流行的经典有很多差别,汉代,独尊儒术的过程中,出现了解释学,甚至春秋笔法,春秋笔法与原典的本义就差大了。所以后来又复兴古文学运动,反对汉儒的那一套解释。总之,对原典的解读,反复过几次。那么,六星现在的国学热的争议,根本还在于对原典的解读,到底谁家更接近原典本义。但是孔圣人和帮他出书的弟子早已作古,无法回答后人的解读谁更准确。这是遗憾,也是魅力之所在。正因为有争议,所以,为了不人云亦云,我们还是有必要进入原典独立思考一番,只是这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的也,而且自己还得有深厚的古汉语功力才行,所谓不是金刚钻,就别去钻论语了。

关于西方小说,西流同志讲的也是有道理的,比如说,《圣经》经典之于西方小说的重要意义。因为西方世界受基督教影响之广泛之深刻,是我们东方人尤其是中国这帮子啥教也不信的人无法体会的。他们处世的行为准则,大多以圣经为圭臬,圣经拥有最高的地位,那么,西方文学作品要表现或反映现实生活,不可能不把基督教的信仰写进去。所以读西方小说,先读圣经原典,这是说得过去的,但是不是非读圣经然后才能读懂西方小说呢,我看不一定。这样子来的话,就太高估了圣经原典于西方小说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2150

回帖

4847

积分

版主

积分
4847

版主

发表于 2024-11-27 20:17: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铁皮 发表于 2024-11-27 20:03
亲爱的小流,我想和你站一队。
老K和砖家这两个家伙顽固得很,合适用原典砸他们的头。
虽说这原典不好找 , ...

这回子先一起站队小流童鞋,毕竟他刚被封为咱红袖论坛最可爱的人。。。面子里子总是要先给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袖文学论坛

GMT+8, 2025-4-6 04:11 , Processed in 0.17089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