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小流 于 2024-12-2 09:26 编辑
论思维拓展
常和小朋友们交流,其中一个重点,就是拓展思维。依据个体的经验,总结了一下思维的四个方面。
第一个是:悟。悟,左边一个树心旁,就是心,右边一个吾,就是我,悟的意思就是我心。常组词悟性,讲一个人有没有悟性。性,左边一个心,右边一个生,心生为性。所以悟性的本义是我心生之意。
我心生,万物都是我心生,这和康德讨论知识的先天后天的关系,是一致的,即同一个问题,甚至比知识还要大,包含广大。
讲悟性,就是讲直觉,这个全世界的思维都是一致的,没有任何差异,只是因为中文汉语的象形字的原因,在这里比较受重视,或者说格外受重视。
悟性就是无需特别的理解,直接与对象重叠合一,直达目标,学习的时候,是需要悟性的参与的。
第二个是:解构和重构。解构和重构,就是搭乐高,拼积木的意思,在科学上讲还原论,先把一个问题分解,然后再重新组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找到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个是:逻辑。逻辑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在这里不太受重视,主要是悟性过于发达,将逻辑抑制住了。各有长短,逻辑过弱,就需要补足。逻辑不需要多么高深,有时候用逻辑常识,就可以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碰到的绝大多数问题。当然,能成为逻辑专家,那是最好。
第四个是:量化。给出事物之间的关系之后,还要进行量化,就是进行数学、几何、物理的计算与实验。量化,在这里也不受重视,会被随意修改,那个数字十分可疑,不是不量化,而是随意量化的原因。
主要是这四种思维方式,几乎跟每个小朋友都会讲一讲,但每个人领会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实际效果无法统一评估。
其实思维方式还有很多,重要的不是别人告诉的,而是自己总结的,只有自己总结的,才能真正的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工具。
上一篇帖子:文理兼备、拓展思维,谈下学习体会,一篇帖子写太长,没有说到思维拓展的问题,这一帖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