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K. 于 2024-11-8 23:03 编辑
意大利学者埃科享誉全球的长篇小说《玫瑰的名字》,长达568页,笔者以每天20页左右速度,前后断续花了近两个月读完,现在趁着余兴,略谈一谈读后。
《玫瑰的名字》是一部推理悬疑侦破小说,一般来讲,应该划分到类型小说或者俗小说非主流小说之列。可有时候很奇怪,你比如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在美国就获得了主流小说家们的认可,当然,这与钱德勒在小说中所渗入的思想艺术是分不开的。我的意思是,《玫瑰的名字》是一部比《漫长的告别》在文化历史内涵上要宏阔厚实得多的作品,尽管它们都是以推理悬疑侦破为故事骨架。换句话说,《玫瑰的名字》融入了大量的宗教史、宗教与哲学的矛盾冲突、教会派别的冲突与斗争(主流基督教与敌基督异教)、符号学、建筑学、语言学、哲学以及中世纪(以1327年为背景)欧洲政治社会生活面貌。通常来讲中国读者是不信教的或者是无神论者,如果我们不了解基督教对于欧洲人的重要性,不了解基督教教义及其历史以及历史上的派系斗争与重要人物,就很难读下去,什么意思?太陌生了,完全不同的语境,仿佛隔了一片天地。
作者埃科首先是一位教授,文化学者,哲学家及符号学家,而且还是权威符号学家,其次才是小说家。事实上埃科在小说里夹带了大量私货,把自己精通的符号学专业写进小说,比如图文馆迷宫及迷宫中的密码。这些符号,对于读者来讲,既新鲜,又仿佛看天书般晦涩。要知道,埃科也是一位研究中世纪问题的专家,对中世纪宗教与社会问题的研究非常深入,可这些带有学术性质的东西由作者描述或者表述出来,内行看门道,而我们也许只能看热闹了。再就是基督教教派的斗争也是我们不大愿意去读的。总之,小说的信息量非常大,很多带有学术性质。
下面来谈谈小说的内容与主题。
小说主要讲述中世纪时期意大利一所修道院发生命案,威廉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派出的调查人(相当于钦差),在进入修道院的第一天起就遇到了一系列棘手的疑难问题,阻力重重险象环生。从图书馆画师、翻译、药剂师到图书馆馆长,几天之内接连死去,你只知道一定有下一个会被杀死,但不知道下一个是谁,或者说,你不知道你怀疑的人到底是凶手还是下一个受害者。直到最后,威廉进入迷宫,和幕后黑手面对面时,谜底才揭晓。可以说,读者完全猜不到这人竟是图书馆扫地僧似的大贤人瞎子豪尔赫。一个瞎子,居然控制着这所庞大的修道院,几乎所有人都受他摆布与算计,包括图书馆馆长和修道院院长。
那么,豪尔赫为什么会是最后的黑手呢?
其实作者早在前面就埋下了伏笔,或者说给出了一些线索。豪尔赫起先是跟教皇在一起的,或者说是教皇身边的人,后来因为教廷内部权力争斗,被赶走或者下放,于是他只好躲到这个有着最大图书馆的修道院了。在修道院,凭他的学识、资历与智慧,他本来有机会当图书馆馆长或者院长,但是不巧的是他眼睛开始变瞎,这样,他只好隐忍度日,在修道院一呆就是40年。
但是,豪尔赫没有忘记自己年轻时候和教皇在一起的日子,没有忘记曾经的荣耀与信仰。是的,这里,我们提到了信仰二字。一旦提到信仰,特别是基督教教义本身的信仰与自己所在教派的信仰,就很难说对与错了,反之,信仰或许就是真理。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价值观,所以他才做出了捍卫的事情。什么意思?
小说里提到了一本书,禁书。而小说里六个人的死,无不因为此书。那么这本书是一本什么书呢?
作者虚构了一本书,即亚里士多德第二卷手稿。如果我们对西方思想史与神学史有了解,就会知道,哲学、科学、神学,在西方世界的地位是极高的,我们通常说,哲学是游离于科学与神学之间的,这三者很难割裂,但又很难没有分歧。自从基督教这种神学在西方世界成为一神教后,基督教神学发展极其迅猛而广泛,其地位甚至盖过了国家主权,什么意思?教皇地位高于国王地位(直到中世纪后宗教改革),可见基督教的影响力在欧洲有多大。那么,为适应基督教的发展,教内高层人士就希望基督教神学能招降哲学,而柏拉图哲学有幸融入了基督教神学,也就是说,借助于柏拉图泰斗级的哲学地位及其影响力,基督教受到了更多人的拥戴,而柏拉图哲学也成为了基督教神学的基本价值观。但是,亚里士多德哲学,带有很多科学因素,与柏拉图哲学在很多方面是冲突的,尽管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学生。这就是说,基督教对亚里士多德哲学是不相容的。请注意小说背景点明是1327年,而在1220年代,基督教就开始设立宗教裁判所,专门制裁异教与异端,包括不宗教思想不合的科学思想,比如哥白尼布鲁诺都为此而受火刑。简单说就是基督教基于柏拉图那一套理论学说,不容挑战,这就是豪尔赫的信仰或者价值观。作者虚构的这本书,是关于喜剧与笑的话题,于豪尔赫来讲,无疑属于禁书。
正因为这是一本禁书,所以修道院的僧侣们希望看,甚至飞蛾扑火般看,包括藏书馆馆长马拉希亚。但殊不知,为了防止这本禁书被偷看,豪尔赫利用修道院的药草在书里下了毒,你翻的页数越多,中毒越深,直至死亡。
那么,这里又涉及欲望这个主题了。求知也是一种欲望啊是吧。
说到欲望,小说里写了肉欲。修道院里的腐败,第一就是肉欲,包括通奸与鸡奸。在肉欲的描写上,以阿德索(即“我”)在塔楼深夜与少女的交合为情节,来表明修道院里有多么腐烂。其次是财欲,修道院上至阿博内院长下至食品总管无一不贪财。再一个就是求知欲,上面提到了。再一个更高级一点,就是权力欲,名望欲。豪尔赫就是沉浸在权力欲的深渊里不能自拔,这种权力俗其实也包含对图书馆馆长们的控制欲,让他们乖乖成为自己的提线木偶。你想想,一个残疾的瞎子,控制着一帮身体正常的高级教士,那种快感是吧。
除了这些欲望,他们还有名望欲,就是说,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他们表面上是基督教教义所提到的禁欲主义者,实际上背地里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都干。
最重要的是,他们和上面的人勾结,你看那个教皇派下来的使团的团长贝纳多就是如此。贝纳多是教皇派来调查案件的,而威廉则是罗马皇帝派来的,而教皇和皇帝之间的权力争斗是吧。所以你看贝纳多最后和威廉好像是达成了和解,但这种和解是以利益交换为条件的,就是把被陷害的食品总管交给他押回罗马教廷称功。
小说最后用一场火,把图书馆、修道院烧了个一干二净。然后作者推出了自己的观点,即,这个世界是无序的,上帝不可信。
我在想为什么作者用一场火把一切烧个精光?因为作者明确设置了时间背景1327年,这正是欧洲中世纪长达一千年的大黑暗快结束的前夜。既然宗教对人们思想行为的钳制如此严重如此残酷,既然是大黑暗,不如干脆放一把火把这代表腐朽统治秩序的修道院给烧了。事实证明,随着欧洲文艺复兴的发展,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随着欧洲宗教改革的宗教自我革命,欧洲发展振兴的曙光即将到来。
可是,火烧完了,一切成为灰烬,又表明这个小说是虚构的。就好像《红楼梦》里那个疯颠道士一头一尾来去一样,这只是一场梦。用小说里阿德索的话讲,这是一个幻觉。
小说直到最后一句才点题,昔日玫瑰以其名流芳,今人所持唯玫瑰之名。
小说有大量哲理金句,这里不一一赘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