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小流 于 2024-11-13 20:05 编辑
天才、学养与教条,谈创作与评论,兼评铁皮的小说日记
从乡土中来,最喜欢在地里劳动,就是干农活儿,有二十年以上的劳作经验,还是很值得骄傲的。所以,喜欢乡土小说,看了一些,但遇到专业选手,那不能比,人家说八九个小说,名字都没听说过。
所以,这里的帖子,都是业余水平,说了也就说了,看了也就看了,如此而已。
看了一些乡土小说,到铁链女出来,才知道,乡土中真实的另外一面,加之耳闻的一些,再回头来看乡土小说,就感觉只讲了其中的一部分而已。比如刘玉堂的《山里山外》、《最后一个生产队》,看上去很美,朦胧之美,但是很不全面。
看了铁皮的日记小说,就很感慨,这不就是原本大家留白的那一部分么?可以比之张炜的《古船》,在反应现实上,功力一致。
小说在手法上,安排了一个观察者“我”,有点儿受孔乙己的影响么?只是这个“我”,有点儿过于冷静,好比《一件小事》里的“我”,为一件小事而有所触动。所以,故事发生了之后,“我”对女人的态度的影响,有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转变呢?要不要也在坟上加一个花环呢?当然,在一个短篇里,可能安排不了那么多人物和情节。
这是补上了一个反面留白,好比展示一个毒瘤或者烂疮,虽然不解决问题,但仍然是有价值的。这是从反面来写。
如果从正面来写,推荐看下许地山的《春桃》,写女主人公的感情的展开,先进而又现代,情绪表达的很克制,很好看的一个小说。
许地山先生的小说,透着学者深厚的学养,类似的有钱钟书,写小说是玩票儿,主业不是这个,写诗也是一样。但有些人是靠天才,比如鲁迅、郁达夫、沈从文、余华。鲁迅最高的成就,还是小说,小说史也不错,但评论就属于大路货,水货,灌水太多,读多了容易上虚火。余华就谈不上什么学养,沈从文那是后期和大家们在一起,得到浸淫熏染之后慢慢成长起来的学问。
这是说的创作,至于评论,基本上需要一个理论支撑讨论,比如历代诗话,什么性灵说之类。现代文学评论也是一样,需要独创一套范式。但是,范式有时候,更像一个教条。立一个教条,打破之,再立一个教条,如此往复。
比如泪痕春雨评水浒传,本来评的不错的,但自从出来一句白道黑道无间道之后,一会儿来上一遍,一会儿来上一遍,和个紧箍咒一样的,谁吃得消。但他自己可能还觉得不错,这个就没办法了。
看老K的评论,是很给力的,评得很好,木心,玫瑰的名字等等,都能长见识。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评论需要范式,不知道老K有留意到这个问题没有。
显然,范式是一个双刃剑,有了就一直用,也不是个好办法。碰到一首诗,就上性灵的称上去称一称,这样也有点儿尴尬了。这里似乎是一个两难。
当然,创作谈,阅读感悟,都是开放的,随机的,这样也挺好。老K的评论,好看,有收获,多多益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