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谦翰行云流水 于 2025-1-1 07:43 编辑
民 俗 文 化 四首 七绝 新韵 陈玉喜
文化多彩盈民俗,地域民族期定独; 浓厚底蕴丰富献,张灯结彩娱乐图。
元宵祭祖清明涂,端午十五屈指逐; 庙会皮影社火闹,舞狮剪纸秧歌熟。
团圆守岁闹元宵,踏青赏月龙舟遥; 重阳登高逛花市,风俗地域特异瞧。
赏析;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民俗文化是各不相同的。 我国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喜气洋洋过春节、张灯结彩过元宵、怀乡祭祖过清明、纪念屈原过端午等各种节庆纪念活动。每个地方又有自己特色的民俗活动,如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镇的净街、锦鸡源庙会、纪念文天祥诞辰节、乡村皮影戏、民间剪纸;粤港地区的舞狮、舞龙灯、逛花市;关中耍社火,陕北扭秧歌;彝族的火把节、跳虎等等,都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资源。 今天对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传统民俗文化教育,对营造和谐文明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传统文化除了靠经典,四书五经之类的文献典籍来传承外,还要靠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处事方式、生活习惯、宗教风俗等来体现、来维持、来传承。传统的文化节日,均有倡导的主题,比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元宵闹花灯、清明踏青、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等,所以,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我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是各不相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