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7|回复: 9

一声佛号:读金刚经

[复制链接]

9

主题

20

回帖

150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0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自崇所信 于 2024-11-1 12:12 编辑

『金刚经』鸠摩罗什

○法会因由分  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
佛祖休息的时候,弟子须菩提上来请教,“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人的修行应该怎样保持平静的心,抑制住躁动的妄念。

一个名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意思是无上正遍觉,无上就是至高、最高,大意是达到无所不知,无所不觉,超人的大智慧境界。这种境界只有佛祖才能达到。

须菩提的这个问题,我以为即使不算是佛教的终极问题,也肯定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人怎样才能平息心性,不起妄念。从字面上看,佛家要平息妄念,用了“降服”这个词,从反面衬托出妄念的强大,修行的艰难。

但,妄念就一定要降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636

回帖

1494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494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648

回帖

1623

积分

版主

积分
1623

版主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87

回帖

71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19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也不敢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2147

回帖

4975

积分

版主

积分
4975

版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47

回帖

40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03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性的复杂性,使得恶向胆边生的人,无法降服妄念;一心向善之人,则需要降服妄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0

回帖

150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0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自崇所信 于 2024-11-2 07:36 编辑

南师《金刚经》三十二品偈颂
第一品偈
缁衣换却冕旒轻,托钵千家汗漫行

何事劳生终草草,蒲团洗尽旅途情
=--------------------------------------
这首偈语,大意是佛祖悟道,放弃了皇位,穿上了袈裟,开始了艰辛的传道生涯。他感叹世人一生中大多操劳,却不懂得从佛教中求得清静,领悟人生真谛。

大概意思是这样,但我以为,若是发慈悲之心,有一腔救世情怀,做和尚与做皇帝其实一样都是修行。在皇位上若励精图治,一样是造福百姓,功德无量。

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在一生中都应该有几种需求得到满足,才能成其为人。首先是维持生存的物质需要,满足温饱,免于饥寒,并战胜野兽天灾,获取安全的保证。 其次是与生俱来的生理需求,满足情欲,繁衍后代,然后是更高层次上的精神追求,所以,世人碌碌一生,也并非是等闲虚度,饿着肚子是没办法打坐念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073

回帖

2352

积分

版主

积分
2352

版主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这篇好深奥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0

回帖

150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0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自崇所信 于 2024-11-2 10:11 编辑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
看来,要降服其心,遏制妄念滋生,还是要在众生平等中找答案。

名词解释一下:所谓“众生”,是天地间“凡有情生者”,泛指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命体及鬼神。通俗一点叫“生灵”。所谓“有色”,是有情欲、物欲
、性欲等享乐追求的众生身。“无色”是看不见的没有形体的生灵。“有想”是心生妄想,凡夫俗子都是怀有色之心,抱有想之念。“无想”的意思是抛除了思维活动,名义上说是清净的生灵,但通俗地看来,宛若被格式化了的磁盘,人空有其表,并无人的内涵。

“灭度”的意思救度,拯救。“涅槃”不是死翘翘,是不死不生的清净之地,是佛教修持的最高境界。是对人生烦恼苦厄的解脱和精神升华。涅槃在大乘佛教中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本篇意思就很明显,佛祖要求弟子们发慈悲心,对世上一切生灵都抱有悲悯情怀,救度众生脱离烦恼苦厄,使之达到佛教最高的涅槃境界。但同时又要清醒地认识到众生平等,众生皆有佛性,可以自性自度,不要著了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如果对上面内容通俗一点理解,就是人是有限的,应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普渡众生事业中去,但同时又不要好为人师,要做好事不留名。既要立下宏愿普渡众生,但须牢记众生平等,自己也只是一个小小的“我”。

这里我有一个疑问,众生是包括一切生灵,而弘扬佛法普渡众生的方式,心灵感应不太靠谱,最基本可靠的还是语言文字,要传播佛法到外国对于佛门子弟来说尚且有很大难度,想拯救除人类之外如鸟兽虫鱼等生灵达于涅槃圆满境界,岂不是一句妄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0

回帖

150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0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自崇所信 于 2024-11-2 10:30 编辑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
这里一个名词叫“无所住”。住是停留,无所住即不占有、不粘附、不存留。《菜根谭》中有名的一句偈语是“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类似的比喻还有很多,不要有一颗执著之心,这是佛教修行的要义。

另一个名词是“不住色布施”,布施是施与,既是物质上的施舍,也是精神文化方面的传道教育。“色”就是大千世界中的各种形相声色,有感官上的,也有思维上的。菩萨布施传道,首先的前提就是不住色,除去一切色相。“内破一切执著,方能外利一切众生。”

佛家所说的“不住色布施”,我理解是尽管菩萨救度世人,传播佛法,在外人看来他普渡众生,人格高尚,功德至伟,但作为传道者他自己又常怀一颗谦和的心,自认与众生一样别无二致。从这一点看,佛家很象我们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雷锋的一生伟大又平凡,他伟大在于永远做好事,永不疲倦,乐于助人,有一颗善良无私的心。他平凡在于他自己始终认为自己做了我该做的事,并不居功自傲。这正是佛家所说的“不住色布施”,他自己从不自得于先进、楷模的美誉和称号,真正是不住于相,所以其福德才不可思量。所不同的是雷锋做好事,毕竟只是物质上的,而佛家传道,则侧重于精神层面上的。


该说说妄念为什么要降服的问题。以我的理解,让我想起一则寓言,小和尚下山遇上一个美女,小和尚回来问美女为何物,老和尚说那是老虎。可不久小和尚说他想老虎。妄念源自本性,人一生都处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行动坐卧,时时刻刻心中念头此消彼长,佛教何以汲汲于扼杀妄念。妄念中也包含着人类对大千世界千姿百态的好奇心,妄念往往也是人探索世界了解世界的无穷动力,一个完全扼杀妄念的社会不见得是多么美妙的世界,很可能是个静止和停滞的、枯燥乏味的社会。

邓晓芒谈及法国革命曾用过一个比喻,小男孩剥洋葱,剥开外表,会发现里面有一个较原先更圆润晶莹的洋葱,再剥掉,会发现里面又有一个更加晶莹剔透的洋葱,于是不断地剥,最终什么也没得到,只留下一地碎片。法国大革命正是追求这样至为纯粹的革命理想,所有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中也是追求这样一个理想,在这些乌托邦理想国太阳城中,人们主要的工作就是扼杀心中的私欲,而私欲也好,妄念也罢,其实很像是钱币的正反面,单纯要扼杀自己天性中的东西,最终很可能是徒劳一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袖文学论坛

GMT+8, 2024-11-5 20:48 , Processed in 0.10839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