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0|回复: 23

控制历史就能拥有未来吗——简评乔治奥威尔长篇小说《1984》

[复制链接]

34

主题

281

回帖

845

积分

版主

积分
845

版主

发表于 2024-11-12 20: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概在一个月前,我曾经就《1984》这部名著谈过初读体会,当时,觉得乔治的叙述腔调迷人,文笔优美。可是读到第一部的后面也就是全书三分之一大约一百页时,开始产生阅读疲劳,原因是,这部小说对政治的讽刺与夸张的大量描述令我不适,于是搁置,转读其他小说。


  读完另一部名著,回过头来继续阅读《1984》,花了一周左右,把后面两部阅读完毕,现在,可以从整体上谈谈体会了。


  应该说,第二部第三部的文笔依然出色,细部描写相当精彩,特别是温斯顿和茱莉娅的爱情故事,细腻而传神。这个爱情桥段的铺垫,是非常厚实且必要的,或者说,把这样一种爱情置于白色恐怖的政治氛围和背景下,更能突出思想钳制的可怕。


  小说虚构了一个威权统治下的国家,在这个国家,对人们思想的控制甚嚣尘上,个人的工作与生活时时处处受到监视与控制,没有爱情,而且不能有爱情,否则就会抓起来,就连生育都得受控制,总之,你不是你的,而是国家的集体的,你的所有个人的权利与自由都得受国家与集体的支配,D要求你干什么你就得认真执行。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有这样一个高压环境,温斯顿和茱莉娅的爱情为什么能开出炫丽之花?其实,他们之间与其说是爱情,倒不如说是偷情,因为两人都有配偶。可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太TM压抑了,欲望的满足与释放,就成为当务之急。你也可以说是茱莉娅先勾引温斯顿,小说里写到茱莉娅在大街上和温斯顿擦肩而过时给了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三个字“我爱你”。对于温斯顿而言,一开始就不相信这个女人会爱他,因为他一直以为她是一个思想警察,非常害怕自己已经被盯上。但当茱莉娅告诉他,怎样到火车站,怎样到郊外,怎样迂回到森林,怎样约会时,内心的渴望战胜了恐惧,居然鬼使神差地依计而行,在乡野小树林静谧而自由的时空里,互相释放了生理的需求。读到这里,我们看不到爱情,因为实际上他们谈不上相识相知相爱,虽然同在一个国家机器里工作,但彼此如同陌路人,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好比J女与P客,连情人都谈不上。事实上,茱莉娅并不纯洁,她已经和很多男人上床了,早在她十四岁时就被D内一个六十四岁的老头*了,后来为了生存,又不得不和男人*。当然,在工作中,温斯顿和茱莉娅都是兢兢业业的勤奋的人,很少有私人生活,或者说,大多数时间都奉献给了集体,奉献给了D。茱莉娅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就是可以违背律令做些个人的事,但不让人知道且不被砍头,不是像大多数人那样做一只老实的绵羊什么都不敢。在和温斯顿偷情这件事上,茱莉娅可以说是一个高手,把事前事后都作了精细安排,考虑问题非常缜密。正因如此,他们之间的肉体之爱,才那么痛快淋漓。他们之间本没有爱情的,但通过肉体的交欢,两人居然相爱了,而且还租了一间房同居。典型的先结合,再恋爱。自从肉体结合在一起,他们对人世对社会的看法有了太多的相同之处,对各自家人的了解也增多。如此,他们之间有了更多的相会。


  但恰恰在这时候,那个租房的房东,却出卖了他们。因为在这个大环境下,每个人都是值得怀疑的,不可信的,这是一个定律,他们两人都知道不能相信任何人,必须有防人之心,但美好的爱情似乎令他们忘记了危险。房东的出卖并不致命,毕竟没掌握他们对组织的背叛事实。那么,另一个人物的出现,给了他们致命一击,这就是奥布兰,这是一个秘密警察,通过装作同情温斯顿,诱使温斯顿加入反D组织来进行“钓鱼执法”,结果,温斯顿和茱莉娅被抓现行,进了监狱。


  两个在工作中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的恋人,居然被思想警察如此诱捕,可见小说所虚构的那个社会的恐怖与荒谬。所以,温茱之间的爱情的美好,就是为了反衬ZZ的荒谬。小说由此展开了探讨,或者说,借温斯顿在牢狱里和奥布兰之间的对话,影射了苏联的体制,预言了它的解体。这部小说写于1948年,好像第二年作者乔治就死了,死时47岁。我们现在读这部小说,确实要惊讶于乔治在这部小说里的预言,虽然有很多地方不够准确,但对威权统治下的社会现象的描述,却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比如小说里提到的不少方面,都和苏联及我们六七十年代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惊人相似,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我们说,读一部小说,往往要了解作者生平。唯其如此,我们才能更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我们如果知道乔治曾经在东南亚大英帝国统治时期做过秘密警察,就知道他在这部小说中的很多情节与细节,是有生活体验基础的,特别是对于监狱里思想犯的审讯以及那种恐怖。


  另外,乔治1948年写作《1984》时,只有美国造出了原子弹,前苏联大约在他死后的1949年才造出,可见乔治对当时的美苏争霸已经有了敏锐的嗅觉。所以你看乔治在小说里已经预言了几十年后的两极世界的核战争情况,似乎还预言了苏联的解体。当然,乔治对斯大林大清洗肯定有了解,对美西方的铁幕的拉下,也知道。这些,都给他创作这部小说提供了理论与事实依据。


  在小说中,乔治借那个秘密警察奥布兰之口,阐述了威权统治的逻辑,即控制历史就能拥有未来。在小说中,各种国家强制机关像机器一样控制着人们,他们可以虚构新闻事件,虚构英雄人物,同时可以随意抹杀一个人物,让他从历史上消失。他们强制给你洗脑,不是像基督教那样只处死异教徒,而是要你完全心甘情愿接受他们的理论思想。这才是令温斯顿和茱莉娅这样希望能够拥有正常人类七情六欲生活的人们最令人恐惧的地方,是比直接剥夺你的肉体更恐怖的地方。正因为在乔治写这部小说后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社会出现过类似的现象,所以我们才觉得这部小说的“伟大”。


       但是坦率讲,我们很多人可能陷入了一种认识的误区,即由小说故事的精彩从而认可作者所传达的观念,而乔治宣扬的这种观念,又正是美西方需要的,于是我们进而认同了西方价值观。如果大家回看历史,特别是乔治写这部小说前的世界格局,就可以大略明白一些事儿。1945德国投降后,美苏由朋友立即变成了敌人,特别是英美联手,残酷地拉下了铁幕。请注意,铁幕是美英为首的西方主动拉下的,目的就是人为制造两极,孤立苏联,垄断并称霸世界。美西方所控制的西欧国家,都是发达国家,而苏联控制的东欧国家,则是非发达国家,仅从这一点来看,美苏的竞争起平线就不公平,至少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就绝对不公平。然后美西方掌控话语权,大肆宣扬自由民主。其实所谓的威权国家、独裁统治,本身就是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产生的,特别是德国,正是由于其威权与独裁,才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场浩劫,这明明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问题,但战后美英却转嫁给了苏联,尽管苏联也有一些错误做法,比如红军的清洗,但这种事,相比于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的问题,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可是,美英却为同为一伙的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洗白,选择性遗忘他们的重大问题,同时又放大苏联的问题,并在宣传上进行口诛笔伐。他们培养了大量刀笔手,全方位包括文化文学上对苏联进行抹黑,鼓吹自己那套所谓的自由民主体制。诸位如果有兴趣,可以翻看英国总统和美国总统赤裸裸的毫无道义精神的铁幕演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前身为在大英帝国殖民统治东南亚的英国皇家秘密警察乔治奥威尔,就“奉旨”写了这部小说。所以我们在读小说时,一定要了解时代背景,要有独立的思考与判断,不能盲目地被美西方豢养的文学评论家们所忽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23

回帖

56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561
发表于 2024-11-13 05: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显然,如果去掉最后一段的 “但是坦率讲。。。。。。”
本篇是满分的
最后一段的画蛇添足令本篇黯然失色
这个原因很简单
老K是个读书狂热分子
但显然的对奥威尔同志的生平不太了解。
我有奥威尔全集。改天借你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主题

3080

回帖

7139

积分

版主

积分
7139

版主

发表于 2024-11-13 06: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过《1984》,但认同一些观点。就目前的现状和自己的所见。我们都在人家规划的轨迹行走。所以说,先进就是先进。不服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281

回帖

845

积分

版主

积分
845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3 07: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砖家 发表于 2024-11-13 05:45
显然,如果去掉最后一段的 “但是坦率讲。。。。。。”
本篇是满分的
最后一段的画蛇添足令本篇黯然失色

显然,最后一段,是临时加进去的。这篇文是以前写的,当时也是受西方以及国内不明真相不加思考的一群人的影响,觉得1984写的是他们说的那样啊,啊,是啊。可是后来,看了一些真相后,走出了,觉得受骗上当了。

西方那一套,就是首先假定自己是正确的,而别人是错误的,先入为主,然后有罪推断,编造,炮制种种对己有利而对别人极其不利的谎言。你看,威权与独裁,明明首先在资本主义世界内部产生并成为毒瘤,但他们却利用话语权或话术,转嫁给别人。我上面讲的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的威权与独裁,那吓人不?为什么西方或者我们几乎不再提起它们反思它们,而将矛头和目光对准前苏和中国?你们不觉得这是别有有心吗?国内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结合我们本身的一些错误与失误,盲目跟随美西方话术,现在看来,是可悲的也。

1984、动物庄园、通往奴役之路,乌合之众,这都是西方经典政治小说,这些作者,不是自觉配合西方的话术,就是被西方宣传机构所利用。

限于时间与精力,不想多辩论,只点到为止。

希望同志们有个清醒的头脑,而不要被美西方洗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23

回帖

56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561
发表于 2024-11-13 07: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K. 发表于 2024-11-13 07:01
显然,最后一段,是临时加进去的。这篇文是以前写的,当时也是受西方以及国内不明真相不加思考的一群人的 ...

多读书吧。
因为很多观点本身就是错的。

因为1984和动物庄园讲的并不全是前苏还有美国
或者说和前苏的关系至少不像你认识的那么大
当时奥威尔差一点被本国的警察杀掉
而且一直被特工监视生活,
而且生活在最底层,差一点饿死,相当一段时间沦为乞丐


万没想到老K也起得这么早。。。这样不好。
又不跑步游泳锻炼。。起这么早,有害健康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281

回帖

845

积分

版主

积分
845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3 08: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砖家 发表于 2024-11-13 07:42
多读书吧。
因为很多观点本身就是错的。

你看,你现在终于承认,1984写的其实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威权与独裁,可是,这样一部自我揭露的小说,却被别有用心的人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祸水东移,混淆认识,然后,谎话说一千遍成真理:自由民主万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281

回帖

845

积分

版主

积分
845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3 08: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砖家 发表于 2024-11-13 05:45
显然,如果去掉最后一段的 “但是坦率讲。。。。。。”
本篇是满分的
最后一段的画蛇添足令本篇黯然失色

美西方的手法,首先制造出一个概念,威权国家,然后把威权国家与苏联和中国划上等号,然后开始编造罗列攻击,他们从来不会承认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是威权国家的,而是把概念模糊抽象,比如法西斯,他不说德国法西斯,不说资本主义德国法西斯,不说墨索里尼法西斯弗郎西斯科法西斯东条英机法西斯,而只说法西斯,然后把法西斯与社会主义苏联嫁接或捆绑,于是,明明资本主义内部原生的法西斯,却变成了社会主义苏联法西斯。这就是美西方话术。

我们常常以贝利亚日记来证明社会主义苏联的体制问题,可当美国萝莉岛事件曝光,西方媒体却集体沉默。萝莉岛问题难道不能如其话术归结到资本主义体制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94

回帖

32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29
发表于 2024-11-13 09:43: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4-11-13 09:49 编辑

强帖。

《1984》这么出名,家里可能还有这书,虽然知道大意,但从没认真读上过一遍,空了看看。

老K是认真读书并独立思考的人,现在论坛上写这么长帖的人不多了。曾经我也写过一篇《乡愁》的影评,大概算最长的了,我待会儿找找去,发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23

回帖

56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561
发表于 2024-11-13 09: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K. 发表于 2024-11-13 08:42
美西方的手法,首先制造出一个概念,威权国家,然后把威权国家与苏联和中国划上等号,然后开始编造罗列攻 ...

显然
我们都不是搞正治哲学的
更不是正客。
所以关于这些事,我们完全搞不清真相
我现在,越来越坚持一个观点-----
让文学回归文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94

回帖

32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29
发表于 2024-11-13 09:46: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4-11-13 09:48 编辑
老K. 发表于 2024-11-13 07:01
显然,最后一段,是临时加进去的。这篇文是以前写的,当时也是受西方以及国内不明真相不加思考的一群人的 ...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是经济学术著作,不应算政治小说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袖文学论坛

GMT+8, 2024-11-23 20:35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