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8|回复: 19

哈代短篇小说及其他

[复制链接]

96

主题

937

回帖

2557

积分

版主

积分
2557

版主

发表于 2024-12-29 20: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带娃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顺便在社区图书馆找了几本小说读了一下。

其一是英国大作家哈代的短篇小说集《名门淑女》。

《名门淑女》讲了十个关于贵族夫人的故事,比较塞林格的《九故事》,可以称之为《十故事》

很认真地花了一个半小时读了其第一篇《韦塞克斯第一位伯爵夫人》,说说观感

这个短篇,其实算个小中篇,有60页之多,讲的是一对贵族夫妇,为独生女的婚姻大事各执己见,勾心斗角的事,表现了十九世纪英国上流社会的婚姻爱情观。
丈夫和妻子都想按自己的喜好找女婿,但由于妻子家庭条件更好,社会地位更高,妻子掌控了话语权,先斩后奏瞒着丈夫为女儿订了婚。但是丈夫后来把自己相中的更年轻的小伙子带来家里,从而使得小伙子成了女儿的情人,女儿其实在内心里是讨厌母亲为她找的三十多岁的老男人的,于是和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年轻好上了,后来甚至有了私奔。

小说里有一个情节,就是女儿锁了房门从窗户逃走的事,和法国小说家司汤达的《红与黑》里的情节十分相似。西方小说,有窗户、梯子情结,也有阁楼情结,都是有象征隐喻意味的。

哈代的这个短篇,侧重于讲故事,侧重于故事的波折性与反转性。比如说一开始,大家以为女儿和老男人会白头到老,可小情人出现后,女儿竟然私奔,就在大家以为两人会好下去时,哈代安排了一场瘟疫,或者叫天花病毒,来考验小伙子,结果这个小情人没经受住考验,跑了,于是女儿回心转意,又和老男人和好。

整体上,我是不喜欢这种讲述的,总感觉哈代的写法,太过于传统,太过于追求故事性,而忽略了小说的技术与艺术性。而英国另一位小说大家毛姆的短篇小说,也是侧重于故事,当然,毛姆讲故事的技法与艺术性我认为要高出哈代不少。所以,如果不是因为哈代是小说名家大师,我是一定不会读完的,或者说读到十几页就会放弃。出于打卡的目的,我才硬着头皮认真读完。显然,哈代的短篇,不是我的菜。在我看来,哈代短篇小说,属于四流小说。

今天读的第二部小说,是沈从文的《边城》,算是重读吧。也是很认真地花了近两小时读完。比较哈代的《名门淑女》,沈从文的《边城》就写得文艺得多,艺术得多了,《边城》是散文化写法,就是说,在核心故事以外,闲笔特别多,加入了人文风情描写,从而使得作品更有文化氛围与底蕴。边城里的人物,基本上都是美好的,干净的,包括团总及其两位公子哥,包括妓女与嫖客,沈从文对家乡美化了,或者说理想国化了,整个作品洋溢着一种真善美在里头,很难与我对民国旧社会的黑恶痞丑的认知相洽。小说最后,以一场洪水,冲掉了一切,包括老船工祖父,包括渡船,包括白塔。其中白塔在小说一开始就提到,中间点到,结尾再次提到,首中尾呼应,体现了小说的结构美学。白塔与渡船与洪水的象征,就不多说了,只想讲两个方面,一是人物的美好人格,祖父与翠翠自不必说,追求翠翠的两兄弟,在情与义方面,可说是有情有义。我们说爱情是自私的,但在两兄弟身上,不是,而是谦让,老大首先退出,而老二在老大死后并没有把翠翠占为己有,这里面体现了人物的高尚品格。沈从文最后让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没了,只留下孤独的翠翠在河边哭泣。这就应了谁说的那句: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读者看。

坦率讲,由哈代到沈从文,毫无疑问我更喜欢文艺范的沈从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431

回帖

136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1368
发表于 2024-12-29 20:31: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才上来就抢到k版家的沙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623

回帖

1625

积分

版主

积分
1625

版主

发表于 2024-12-30 07: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代是个非常非常了不起的作家。
我们现在讲,他是个通俗作家。
但,他仍然是远高于毛姆的作家,
那么,我们认为毛姆是通俗作家,
可是,这个观点是中国人自己的
不是世界的,至少也不是英国人的
在英语世界里,毛姆,哈代,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作家。
而他们也没有是否通俗这种说法。
作家都很了不起。
人们对毛姆的了解,大部分人仅限他的几个知名的长篇,
这在一个小说家的世界,其实也算已经非常非常牛X般存在的
绝大多数作家,终其一生,也就是一部或两部名著流传于世,
而毛姆不是,哈代也不是。
他们作品非常多,而且多数,都影响着一代人或两代人。。。。
要比较,也是将他们与同时代的其他人横向相比,而不是纵向比
那样不公平
如果横向比较,那么毛姆的水平至少是可以打 80分的。
实际上他可以排到同辈作家中的前20左右,如果有 100人的话。

实际上,K先生的对通俗作品是否喜欢,或对作品如何定义喜欢,这其实是个人喜好问题。
不是作品本身的问题。
这个就像小时候吃惯了某种味道,之后的一辈子,都在追求这种味道的完美,
但这种味道仅限于自己的喜好,别人可能还一口都吃不来的。。。

最显然的例子就是莫言。他的作品,毁誉参半,一些人说他的东西简直不能看,太脏,太污,甚至作品还污蔑中国人民
另一些人则认为他的作品水平很高,而且得到了诺奖的肯定。
除去一些人根本毫无文学鉴赏能力,剩下的就是纯粹的个人喜好在作怪了。
砖家我的观点,也许 K 先生能理解。也许不能。

为什么说这些,因为最近公司也是发生了一些事。
我慢慢发觉,人们做事,尤其态度上,或方向上的选择,很多时候,并不是出于对某事本身的考量,
而只是个人喜好在背后做怪。但是他们表现出来的,又是以所谓的事实作为判断的依据。

那么回到对文学创作,和对文学作品的判断,这本身就是一种喜好在左右着我们的思维。
那么,我们的喜好,本质上就是旧有的习惯在做怪。
比如我就不太喜欢吃辣椒。。凡做得很辣的菜,再怎么牛 ,怎么出名,我也基本上不动筷子。。。
在我看来,这样的菜,完全不值那个价。扔了都不可惜。这就是喜好在做怪。
但是仍然有大把人喜欢吃,吃得浑身冒汗。

好。今天又是一个大柜。
忙。开工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2

主题

3120

回帖

790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909

管理员

发表于 2024-12-30 10: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看老K和专家的评论,两人都有很深厚的小说底蕴,对小说理论和各流派的了解很多。都有自己的偏爱,对小说的评论都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喜欢看他们两的争论,那可以涨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2

主题

3120

回帖

790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909

管理员

发表于 2024-12-30 10: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代应该是很牛逼的,我们看过他的小说拍成的电影就有《苔丝》和《卡斯特桥市长》。
一个短篇有60页,确实可以算中篇了。
可能不是他的小说不好,是现在我们难以看下去长的小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4

主题

88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0295

版主

发表于 2024-12-30 11: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过《边城》。对沈从文作品很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603

回帖

1591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1591
发表于 2024-12-30 21: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过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挺喜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回帖

55

积分

版主

积分
55

版主

发表于 2024-12-30 22:16: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沈从文《边城》结尾,是一种艺术留白的方式,做得非常艺术而又高超的,使得通篇的结构非常好。小说结尾,不是说翠翠在那里哭,而是在那里等。这个等,就相当高明,是时间与空间都开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937

回帖

2557

积分

版主

积分
2557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5-1-1 08: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凌啸远 发表于 2024-12-30 22:16
沈从文《边城》结尾,是一种艺术留白的方式,做得非常艺术而又高超的,使得通篇的结构非常好。小说结尾,不 ...

边城这个中篇小说,确实可以让沈从文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难怪有评论家指出中国最好的三位小说家之一就是沈从文。边城不仅结构美,语言也美,人物刻画也美,地域风情也美。

你说的留白,我在读的时候也注意到了,最后一段之前,沈从文是有一个省略号的,沈从文不愿意把结局写得太悲情,所以安排了一个让读者产生希望与光亮的开放式结尾。这种结尾也契合了小说通体的真善美。和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一样,翠翠也给人以极其美好的想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937

回帖

2557

积分

版主

积分
2557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5-1-1 08: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凌啸远 发表于 2024-12-30 22:16
沈从文《边城》结尾,是一种艺术留白的方式,做得非常艺术而又高超的,使得通篇的结构非常好。小说结尾,不 ...

沈从文以一部边城小说,使得湘西凤凰古城扬名世界,就好像鲁迅小说里的鲁镇一样,让人流连忘返。这是小说家们写小说时绝对想不到的意外。

沈从文对湘西是无比熟悉的,对自己的家乡也是无比深爱的,边城字里行间流露出这种爱,沈从文哪怕写妓女嫖客也不丑陋而是美,这是难得的。

边城的语言,是非常优美的,非常陌生化,有极高的辨识度。我觉得凌公子无论小说还是散文,都得了沈从文的真传,或者说凌公子的文章风格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沈从文式的。湖南这个地方,有极好的人文底蕴,文化名人辈出,所谓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大实话,一点不夸张。凌公子非常年轻,于小说上的造诣也高,所以,中国小说,就指望公子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袖文学论坛

GMT+8, 2025-4-6 03:17 , Processed in 0.17089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