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月20日来上海过年,这已经是第五次了。
今年很特殊,难得的是大年三十,初一都是大晴天,往年都是大年初一就下雨,前四年都是如此。今年初四,初五下雨。
到了2月7号初十,晴天大降温,达到同期最低温度零下8度。上海的寒冷又给我这个北方人上了一课,令我这北方人习惯不了上海的寒冷。
已经10年间9次来上海,生活了420多天,见识了上海的四季变化过程。最刻骨铭心,也不习惯的还是上海的寒冷。
在北方老家,冬天普遍最低温度零下8-12度,但是,家里有暖气,最低18度,最高都达到28度多,在室内可以穿背心打赤臂,吃雪糕,热的人穿不上棉衣,只有出门才感到了寒冷。
2020年1月16日到31日第一次来上海过年,上海的寒冷就给我这北方人上了最冻人的一课。
下车进到孩子的出租屋,崭新楼房,最简陋的装修,门框就是四根原色木棍,进屋就像走进了冰箱,室内比室外还冷,没有一点温暖。
等到出去吃饭,坐地铁热的冒汗,进商场热的冒汗,出来阴雨绵绵,汗下去又透骨寒,北方人在江南体会了冰火两重天的快感。
第一宿犹如睡在冰箱里,越睡越冷,半夜4点就冻醒了,再也睡不着。
第一是因为棉被太薄,孩子准备都是买来的薄棉被,我们在家都盖自己做的厚棉被。第二是没开空调,我们在北方用不上空调,主要是冬天有暖气,夏天凉爽,电风扇都不用,空调更是用不上。家里也就没装空调,当年给父母家安装了空调,怕老人家夏天热,可惜,20多年空调成了摆设,老人家用过几次就不用了。习惯空调制冷所以根本没想到开空调制热,进门看到一屋一个空调还感到浪费。第三是没准备电热毯,有个电热毯孩子在用,床铺太薄,越睡越冷,最后穿上毛衣毛裤也冻的受不了,早早起来不睡了。活了半辈子,第一次体会到这样的寒冷。
第二天早早出去,外面都比屋里暖和。进个商场就是冒汗,穿得多,商场暖气足,后来才知道上海任何室内都暖气十足。商场,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咖啡馆,小饭店,小商店都是温暖的。除了出租屋哪都暖和。
当天买了厚棉被,电热毯,也开了空调,睡觉才不冷了。但还是感到出租屋不如外面暖和,不爱在出租屋待。
后来大年初一听到武汉疫情封城,上海要求尽量居家不外出,又买了一个小太阳电暖风,在出租屋待着才感到暖和点。
第三年搬了精装房,还买了电油汀取暖。过年还是感到屋里比外面冷,电器都用起来取暖。
真的不习惯上海的冷,穿的多了,屋里不冷了,去外面哪哪都热的出汗,穿少了,外面正好,但是,屋里就感到冷。好不习惯呀!
北方的冬天,如今下雪天都少,大多是晴天,可是,上海冬天大多是阴天,还阴雨绵绵,很少看到太阳,这也是江南的特色吧!
在江南过冬天,最想念北方温暖的家!
25,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