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6|回复: 23

木心先生《哥伦比亚的倒影》随记

[复制链接]

34

主题

281

回帖

845

积分

版主

积分
845

版主

发表于 2024-11-7 21: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木心,几年前就开始关注,且借阅过其文学回忆录,可惜那本书非木心原著,而是其弟子陈丹青旅欧期间听木心讲课的笔记,但内容倒是极好的,木心在里面纵论欧洲文学与文学史,点评欧洲诗人、小说家,所论精到。自此对木心有了好感,读完厚厚的文学回忆录,读其原著的欲望便强烈。只是,偌大个市图书馆,竟借不到他的集子,细查,不是被借走了尚未归还,就是流落到市馆下属区馆了。


  上周日,去图书馆还书并借书,再次想起了木心,电子图书馆上查了查,在馆。继续查,所有集子都在馆,于是径直跑到六楼,一套崭新的木心作品集墨香盈于面前:《素履之往》、《鱼丽之宴》、《哥伦比亚的倒影》、《即兴判断》、《琼美卡随想录》、《爱默生家的恶客》、《温莎墓园日记》、《云雀叫了一整天》。


  立即、马上装入背包。


  从哪一本开读呢,想了想,觉得《哥伦比亚的倒影》从书名看似乎更有诗意与意趣,于是读起。


  《哥伦比亚的倒影》有几十篇字,大约是些散文、随笔或者小说式散文。


  择了感兴趣的两篇读了,一读就满心欢喜,仿佛与某位漂亮女子一见钟情。


  一篇是《只认衣衫不认人》,从旧上海的旗袍讲起,再谈到西装,再谈到澡堂客与澡堂文化,文字素朴,简洁、翔实、细腻、雅致,旧上海人的形象,如一幅素描如此真实、精准地活灵活现于眼前。木心先生本职是画家,画家对生活的观察之细致、对事物记忆之准确,纤毫毕现于其笔端。文字中透露出一种优雅、一种俏皮、一种学识、一种见识。


  我只能惊叹写得太好了,从没见过这样别有一番风味的文字。不仅有风味,更有风度。


  另一篇《随之而去的童年》,回忆自己童年时和母亲到山上的寺庙祭祖的事,庙里的法师送了小木心一只精致的瓷碗,小木心爱不释手,甚至觉得那些斋饭也是香的了。没想到辞别法师下山上船时,发现忘了带回那只碗,民国时代的贵族公子哥,自然有一班仆从,母亲于是吩咐仆从回山上取回。上了船,河水与两岸美景惹得少年又开始淘气,用那珍贵的碗舀水玩儿,结果碗离了手儿,漂落水中。作者由此想到人生的许多美好也如那只精致的珍贵的碗。这篇文字,清新、质朴,泛着一股童年的无限美好的情愫,一种怅惘,一种不舍,一种深切的怀念与祭奠。字里行间那种舒缓的情调与情怀,那种儒雅、那种单纯、那种文化韵味儿,恰恰地打动着我的心。


  老实说,从有限的阅读来看,目前只有张中行和董桥的文字能与木心媲美。张中行是那种用字的精确与对古典的浸润,董桥则是人生隽永的感悟与对人情世故的参透后的从容。而我意以为,木心的文字,兼具张中行与董桥风格。真是大好。所以,阅读的时候,真的满心欢喜与感动。那种淡淡的,茶香一样冲溢出来的欢喜,妙极也。


  又及:


  总之,读了《哥伦比亚的倒影》,木心的文字,绝对一流,其学识见地及风度,感觉远远高出董桥。


  有评论家说,我们高估了木心。我要说,就凭这他些散文、随笔与小说集,足以笑傲中国文坛。


  怎么讲,因为木心的文字,从2011年后才由其弟子陈丹青整理出版。读他字的人,真不多。


  木心的文字,有一种文化雅人的风度。这是张中行们无法拥有的。


  读木心文字,仿佛有一种茶香的冲淡与恬静。


  陈丹青与木心一样,都是职业画家,而且在画界享有盛誉。


  昨天读了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里的《童年随之而去》,感觉写得太好了。这才是真正美好的随笔或散文。


  所以说,文学是木心的副业。但你们如果读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可以看到,木心把欧洲几乎所有文学家包括诗人与小说家的作品都读过了。是通读哦,而且点评非常好。


  我意以为,画家是天然的小说家。无他,观察与记忆超强。能准确还原生活中的人事。你看木心写上海人,写旗袍女与西装男人,写澡堂客,真的活灵活现,刻画得极其生动准确。这是功夫啊。


  木心写上海人的傲慢与虚荣,写得非常朴素又非常俏皮,每每让人忍俊不禁。


  木心对语言的掌控,相当到位,甚至可说四两千斤。


  木心生造了许多词汇,但你又感觉不出其生涩,反倒十分亲切与温润。足见其古汉语功夫了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69

回帖

658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658
发表于 2024-11-7 22:28: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非常奇怪,来了这么多小说家,还都叫老这老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258

回帖

76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61

管理员

发表于 2024-11-7 23: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读过木心,但喜欢陈丹青,喜欢他的游记和杂文,他的文字疏疏落落很洋气,有一种贵族式的高级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52

回帖

89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897
发表于 2024-11-8 07:02: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极好的书评。

楼主的文字让我们了解了更多的木心,也向我们展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

在这里能读到这么好的文字,幸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主题

3079

回帖

7137

积分

版主

积分
7137

版主

发表于 2024-11-8 07: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惭愧得很,都听过名字,但是没读过文字。了解在乌镇有个木心美术馆,可惜,有计划,今年没去上。明年再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23

回帖

56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561
发表于 2024-11-8 16: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K 说,读了木心的《哥伦比亚的倒影 》
感觉 “ 其学识见地及风度,感觉远远高出董桥”
这个结论下得太早了。
木心是富商之后,读书甚多,学识水平自然不落常人。
但是整体看,我个人觉得他至少在文笔上,和董桥相比,差得远。
才情上,这个没办法比,我只能说文笔上


木心是古典派,组字用词,结构搭配,思想展现,意境营造等等
整体看,过于拘谨。适合老一辈读书人,你挑不出毛病,但是读起来还是累,因为宽度不够。

(至少我觉得他对段落句子的整体把握能力远远不如董桥)
而董桥完全不是这样。董在早期的作品里也是拘谨的,比如他在英国时期的作品,

但后来就升华了,而且味道越来越浓,像老酒。
而且董是集中外文学于一身的,木心显然不是。木心对外国文学的了解和认知,我看仅停留在学界共识上。


换个角度看,董有宽度,而且非常宽,读他的东西,一眼就看出是博采众家之长。而木心的东西,除去文学回忆录之外的,
都仅是一家之言,局限性一眼就看出来。至少砖家我是这样认为的。这有点像周作人。

很多人喜欢周作人,独坐书斋写点小心思,是很讨古典派文人喜欢的。

我更喜欢汪曾祺,有趣味。


读书嘛,就要读些有趣味的。周作人没有趣味吗?当然有,但那种趣味,我不太喜欢。
木心的随笔是好的。比如《琼美卡随想录》,这类东西属于灵感闪现。不是坐在书桌前硬憋出来的。
木心后来谈哲学,谈加缪,谈萨特,可能当时这些人物正火,谈了好多好多,都是极好的。
董桥几乎没谈过哲学。


我的观点是,好的文章,读起来像美妙的音乐,令人陶醉。
这其实非常难,不是简单地把字词句子组装起来就行了的。
木心在这一点上,是不如董桥的。

整体看,这二位是各有千秋的。
木心在传统文学和个体的自我展现上,更丰富。
而董桥虽然也喜欢传统,但表现上更柔和。


这可能与二位在年轻时受的文学教育熏陶不同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5

回帖

15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6
发表于 2024-11-8 17: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心现在始终摆脱不了“文本再生”的质疑 ,所谓文本再生,其实就是“剽窃”。陈丹青急眼了,但人家能质疑,想必有相当的证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5

回帖

15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6
发表于 2024-11-8 17: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心给陈丹青等画家讲西方文学史,其实也是指说大略,笔下的文学都往艺术框子里套,把文学家都注重突出其精神界战士特点,而文学的特点则完全忽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5

回帖

15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6
发表于 2024-11-8 17: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心讲的文学家,其实都讲成了艺术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281

回帖

845

积分

版主

积分
845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19: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砖家 发表于 2024-11-8 16:48
老K 说,读了木心的《哥伦比亚的倒影 》
感觉 “ 其学识见地及风度,感觉远远高出董桥”。
这个结论下得太 ...

砖家是董桥骨灰级粉丝,说出这些话,一点也不奇怪。我对木心与董桥的文字虽皆有涉猎,但并不深入,比如董桥的小品文小说我还能看,《英华浮沉录》就没看下去,耐心不够,这可能与我的喜好及阅读目的有关。所以,对于二位的印象,完全出于直觉。但是感觉这东西很奇怪,也就是说,整体上我会更喜欢木心文字,更喜欢木心文字的那种素雅之美,那种冲淡与平静,而董桥的文字则老成圆熟,老成圆熟就可能老于世故。

喜欢董桥的大有人在,喜欢木心的也不少。对于二位的高估与低估,可能都算正常吧,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毕竟二位都非泛泛之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袖文学论坛

GMT+8, 2024-11-23 17:03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